在中美关税战如火如荼之际,稀土成为美国面临的一大难题。为了填补这一缺口,特朗普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邻国缅甸。
缅甸的稀土资源丰富,近年来产量显著增长。数据显示,从2014年的约200吨到2020年的3.1万吨,短短几年时间里,缅甸已成为世界前三大稀土生产国之一。
因此,美国视缅甸为重要目标。据路透社报道,特朗普政府正努力调整对缅政策,以获取缅甸丰富的稀土资源,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。目前,特朗普政府拟定了两套方案:一是推行温和政策,促使缅甸军政府和克钦军达成和平协议;二是绕过军政府,直接与控制缅甸北部大部分重稀土矿的克钦独立军合作。
第一种方案实现难度较大。缅甸军方和克钦军之间的矛盾深重,要达成和平协议需要大量时间和政治资源。相比之下,援助克钦军更为可行。克钦人使用基于英文字母的文字,信仰基督教,并在二战期间与美军并肩作战,尤其“第101突击队”曾得到美国支持。
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曾写信给特朗普,赞扬其领导能力,并请求降低关税。不久后,美国财政部突然取消了对一些缅甸公司的制裁,这些公司及其创始人之前因涉及国防行业而被制裁。特朗普的这些举动显然旨在迫使敏昂莱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,站到美国一边。
敏昂莱政府面临重大抉择:是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,还是接受美国的条件,换取关税和制裁的撤销。即使敏昂莱同意美国的要求,实际操作中也面临诸多困难。克钦地区的地形复杂,基础设施落后,大规模运输稀土难度大。此外,中方不可能容忍美国在自己家门口搞战略资源。无论是通过经济合作稳住军政府,还是加强与缅北地方武装的联系,中国都有办法维护自身利益。
对中国而言,稳定缅甸不仅关系到稀土供应,还关乎战略安全。特朗普试图渗入中缅边境,但在中国眼皮底下采取行动并不容易。
美港通证券-美港通证券官网-全国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