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前写过的那位,靠分析星座情感圈粉5000w的大网红,陶白白离婚了。
一个靠天天教别人处理感情的人,自己却没搞定婚姻?这个消息立刻引爆了热搜。
陶白白对前妻“好运鹿角”离婚声明的回应
网友炸了锅,有对婚姻失望的:
有趁机diss天蝎座(陶白白前妻的星座)的:
还有信誓旦旦猜测二人是为了给上《再见爱人》做预热的:
总而言之,反差摆在这儿:医者不能自医,难怪大家反应大。
讽刺吗?的确。但我却一点也不意外。
说实话,星座这种东西,玄之又玄。陶白白说得准不准?其实也不一定。
只是他有一套成熟的输出逻辑,能让你觉得他准。
\"如何维护和十二星座的友情\"、\"十二星座的理想型\"、\"十二星座的内心世界\"、\"十二星座生气了应该怎么办\"、\"如何跟十二星座表白\",翻看他的主页,你会发现他已经做出了无数个合集。
每个星座都有专门的分析,每个星座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容。
发现没,陶白白最聪明的地方,就是他从来不偏心。全国14亿人,平均每个星座1亿多人,谁都不能漏。
觉得十二星座还太细分?那就再分风向、火象、土象、水象。
说对了就是他准,说错了你也不会对号入座。
这种全覆盖的程度,简直就是搬起一块石头朝人群里丢,怎么着都能砸中人。
年轻人为什么爱玄学?因为现实太复杂,需要简单的答案。
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迷茫了。
工作压力大,恋爱不顺利,买房买不起,未来看不清。
面对这么多不确定性,他们需要一个简单的解释系统,玄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。人们不用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背景、价值观、性格特点,只要知道对方是什么星座,你就能觉得你足够了解对方了。某种程度上,的确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时间成本。
它还能给人一种控制感:不知道该不该分手?问玄学。今天起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,问玄学。这个月做什么比较“旺”自己,问玄学。
最重要的是,它还总能制造“被理解”的错觉。
年轻人可太需要被理解了。当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,他们更渴望被看见、被尊重、被信任。当“现实没朋友”的i人成为现代社会的大多数,在网上寻求内心的答案似乎就成了唯一的路径。
陶白白专门挑那些没有标准答案,但是大部分人又都会遇到的情况来聊:\"十二星座为什么emo,又该如何缓解\"、\"爱与被爱如何选择\"……
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:模糊但具体,普遍但个性化。
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:毕竟谁没emo过,谁又没谈过恋爱分过手,谁心里又没有一个想念的人?
所有的精准,其实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巧合。
他也不会空喊狮子座多容易吃亏,而是直接把星座的抽象特质搬进你的生活场景里。
陶白白对狮子座的分析
这种场景化的描述,让人一下子就有代入感,仿佛他真的在身边观察过你的生活。
模糊,是为了适配更多人;精准,是为了击中你的痛点。
很多人以为他的火是靠对星座的了解,但真拆开,你会发现背后全是系统化运作。
他在直播间也不只是单纯聊天。直播间的观众都是他的素材库,哪怕只是一句情绪爆发的话,后面都可能变成视频里的金句。
长年累月,他积累了一个庞大的情感案例数据库——什么类型的人、什么反应、什么结局,按星座、性格、关系阶段全都归类好。
网友总结的陶白白直播间的“经典案例”
这些案例被反复对照,他会找出其中反复出现的模式,比如白羊冲动、天蝎怀旧、双鱼爱幻想。但他不直接端出来,而是软包装嵌到场景里——迟到、emo、失恋、分手信号……
模式一旦验证,就成了稳定的文字模版,后续只要换不同事件外壳,就能持续产出。
表达也是模版化的:先抛钩子,一句让你马上对号入座的话;再讲细节,用生活化的画面让你相信;最后给你一个判断,模糊又精准,点头转发。
而这套模版,换成任何领域的知识,都能立刻开讲。
你看那些成功的内容创作者,本质上都是找到了一套让用户觉得\"你懂我\"的表达方式。
像这样做内容,是不是很爽?
陶白白谈金牛座
有一套好的创作方法,你就能拥有一群吃你这套的用户。
离婚,对别人可能是塌房;对陶白白,可能是下一波选题。
粉丝对陶白白离婚的态度
“失败婚姻”四个字,未来可以拆成无数内容——离婚后怎么看待爱情,如何走出感情崩塌,分手后怎么复原生活。把伤痛剖白出来,感悟才更真实,这才是粉丝更爱看的内容。
陶白白对离婚的回应,数据远高于其他笔记
在内容创作者的世界里,完美人生反而是最无趣的东西。
如果把苦难当成养分,反而能滋养出更有价值的东西。
我们写书课的很多学员,都经历过不少人生挫折,但他们都勇敢朝着痛苦迈出了坚定的一步。正视、解构、反思……将这些坎坷写进书里,却意外成就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。
就像我们写书课的学员余琴,18岁,高考失利没能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清华。她不甘,大学更加拼命,考上武汉大学新闻系,以全A毕业,获武汉大学“优秀毕业研究生”。
余琴一路开挂,顺利进入百万级发行量的党报《广州日报》。她说:我原本可以端着党报有编制的铁饭碗,干到退休,安稳走下去。
但她却为了照顾二胎毅然辞职。可是,全职妈妈比当记者更难——孩子不听话、兄妹争吵、情绪失控到打了女儿一巴掌。那一刻,她看见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。
她开始拼命学习家庭教育改变自己,考证、讲课、做咨询,服务上万家庭,事业一路攀升,却始终没能圆一个心愿——出一本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独著。
她找过出版社,第一本书好不容易写完12万字,却因合同解约彻底搁浅。
余琴没放弃,她转身报名了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。
我看了她的12万字书稿,建议她砍掉95%,只保留“脑科学与学习力”精华。
最终,《懂点脑科学让学习轻松高效》问世——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,预售期破千册,上市当天更拿下当当网八榜第一,一周喜提紧急加印。
她在42岁圆了18岁的清华梦,也用一本书让个人品牌爆发式增长,高规格讲坛、合作资源主动找上门。
有人以为逆袭是一次爆发,其实是一次次跌倒后的蓄力。写书,就是她逆转人生的关键一跃。
有些门关了,是为了让你走向更大的门。但前提是,你要有继续敲门的勇气。
如果你也正处于人生低谷,迷茫不知方向;如果你也想通过写书实现人生突破,我想说:别等了,就是现在。
10年后回头看,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开始行动的自己。
我们已成功325位新人作者成功出版。
别以为写书很难,我们一步一步带你走!
立即扫码,和我们的出版顾问1v1免费咨询,从0到1出版一本你自己的代表作,把你的经验化作财富,开启人生新阶段:
美港通证券-美港通证券官网-全国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